1、王安石的《游褒禅山记》和苏轼的《石钟山记》是古典文学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。
2、两文形似游记散文,但都落脚于议论。
(资料图片)
3、它们不像一般游记,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,而重因事说理;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,而是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。
4、两文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,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,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。
5、 首先,在思想内容上,两文都借题发挥,因事说理,都写出了观感和体会。
6、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,两文又同中各异。
7、 王安石在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洞,却因轻信随从,中途而返,是一次未能“极乎游之乐”的半途而废的游览,未免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。
8、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,也许会索然寡味,断难下笔成文。
9、而王安石却独辟蹊径,翻新出奇,从未能尽兴的游览中,总结出经验教训,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: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”;由仆碑“花”“华”音谬,悟出了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”的道理,这两点观感都是人生的哲理,真可谓出奇制胜。
10、由此可见,王安石是乘兴而来,有叹而归。
11、作者不是先有意考察,而是游而有感。
12、文章重感想,有立论文的某些特点。
13、 钟山的命名,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“水搏论”,还是唐代李渤的“扣石论”,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,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。
14、而且带着疑问,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,亲临绝壁实地考察,他不拘成说,不畏险阻,泛舟绝壁之下,亲眼目睹了石钟山阴森恐怖、惊心动魄的夜景,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,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,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。
15、于是欣然命笔,用一个反问句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来阐发强调实践,注重调查研究,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,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,可谓水到渠成。
16、由此看来,苏轼是有疑而来,释疑而返。
17、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,是有意于考据。
18、文章重考辩,有驳论文的某些特色。
19、 其次,在行文构思上,两文都叙议结合,前后照应。
20、作为说理性游记,议论在两文中都占有较大比重。
21、记游是议论的基础,议论则是记游的深化,两文都是记叙、议论相结合,而在结合上又各有独到之处。
22、 由于《游褒禅山记》重感想,有立论文的特色,因而它取典型的游记体结构,作者谋篇布局按“记游——述感(说理)——交代(补充)”的顺序自然展开,脉络清楚,层次井然。
23、记游笔墨虽然简略,但游踪交代一清二楚,记山,记院,记碑,记洞,沿途见闻言约而事丰,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。
24、但记游毕竟不是重心所在,只不过为说理提供依据,所以作者处处为下文展开议论畜势。
25、正因为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,作者悔之不已,感慨述之,从而悟出了“志”“力”“物”三者的辩证关系,阐明了“非有志者不能至”和“尽志无悔”的道理;正因为游览中发现了“有碑仆道”,“花”“华”音谬,于是发出了“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”的感慨,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到了宣泄,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吐露。
26、 相比之下,《石钟山记》因重考辩,其结构形式颇具驳论文的某些特点。
27、作者以考察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为中心,按“质疑——释疑——评疑”的顺序展开全文。
28、先议论,再记叙,最后以议论抒发感受(即:议——叙——议)。
29、先摆出郦道元和李渤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解释作为靶子,并根据常理质疑,夹叙夹议,以议为主;然后记叙亲历石钟山的经过,描写夜游所见到的阴森恐怖的情景,得出得名“石钟山”的结论,用事实证明、补充了郦元之说,推翻了李渤之论;最后归结正反材料,提出中心论点,交代写作意图,抒发“叹”和“笑”。
30、文章开头叙述郦元的说法,并表示怀疑,并以钟磬实验为根据,这为第2段月夜泛舟和第3段叹郦元之简埋下伏笔;接着介绍李渤的说法,又表示怀疑,并提出怀疑的根据,这就为中间寺僧敲石和结尾笑李渤之陋埋下伏笔。
31、这两疑边叙边议,前后呼应,结构十分严谨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南极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